哈尔滨华德学院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发布时间:2022-11-15 点击:

学校概况

哈尔滨华德学院地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举办者为民办,1994年开始招收本科,是省内同类院最早开展本科教育的高校学校40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始终坚持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类型定位坚持以工科为主,经、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等学校。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国内较大影响力有特色、高水平、公益性民办应用型本科名校。

办学层次定位:坚持办学层次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探索专业硕士联合培养模式,拓展国际合作办学。

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坚持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工程师、设计师、管理者;培养勇于开拓、艰苦奋斗去寻求成功的创业者。培养理论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务实作风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坚持聚焦产业,协同企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服务面向定位:坚持立足龙江,面向长三角、珠三角,辐射全国,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社会定位。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2020-2021学年,学校有40个本科专业,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和影视摄影与制作为新增专业。我校以工科专业为主,学科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5个学科门类,目前本科专业布局结构为:工学专业25个占62.5%、文学专业2个占5%、经济学专业1个占2.5%、管理学专业5个占12.5%、艺术学专业7个占17.5%如图1-1所示。

5个学科门类中,包含了经济与贸易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机械类、材料类、电气类、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土木类、建筑类、纺织类、交通运输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设计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工商管理类等16个类别。本科专业设置见表1-1所示。

1-1 各学科占比情况


1-1 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序号

学科门类

二级类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占比

1

经济学

经济与贸易类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2.5%

2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050201

英语

5%

3

050202

俄语

4

工学

机械类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62.5%

5

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6

080204

机械电子工程

7

080205

工业设计

8

080207

车辆工程

9

080208

汽车服务工程

10

080213T

智能制造工程

11

材料类

080411T

焊接技术与工程

12

电气类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3

电子信息类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14

080703

通信工程

15

080706

信息工程

16

自动化类

080801

自动化

17

080803T

机器人工程

18

计算机类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9

080902

软件工程

20

080905

物联网工程

21

080910T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2

土木类

081001

土木工程

23

建筑类

082801

建筑学

24

纺织类

081601

服装设计与工程

25

交通运输类

081801

交通运输

26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120103

工程管理

27

120105

工程造价

28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9

120108T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30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120201K

工商管理

12.5%

31

120202

市场营销

32

120204

财务管理

33

120206

人力资源管理

34

艺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类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17.5%

35

130310

动画

36

130311T

影视摄影与制作

37

设计学类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38

130503

环境设计

39

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

40

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

(三)在校生规模

2021-2022学年本科在校生10129人(含一年级2480人,二年级2578人,三年级2614人,四年级2457人)。

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10843人,本科生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100.00%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

2022年,学校计划招生2842人,实际录取考生2842人,实际报到2628人。实际录取率为100%,实际报到率为92.47%,招收本省学生1471人。

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招生,其中理科招生省份18个,文科招生省份11个。生源情况详见表1-2

1-2  2022年生源情况

省份

批次

录取数

批次最低控制线(分)

当年录取平均分与批次最低控制线的差值(分)

文科

理科

不分文理

文科

理科

不分文理

文科

理科

不分文理

山东省

常规批

0

0

40

0

0

450

0

0

5.83

北京市

本科普通批

0

0

6

0

0

424

0

0

10.2

天津市

本科B段

0

0

70

0

0

433

0

0

11.8

河北省

本科批

0

0

30

0

0

430

0

0

1.32

山西省

本科二批C

15

25

0

408

373

0

8.93

3.76

0

内蒙古自治区

本科二批

6

40

0

367

323

0

2.33

4.75

0

辽宁省

普通类本科批

0

0

62

0

0

393

0

0

15.06

吉林省

本科二批A段

0

16

0

0

352

0

0

6.62

0

黑龙江省

本科二批A段

145

1183

0

365

320

0

10.26

14.68

0

江苏省

本科批

0

0

63

0

0

437

0

0

6.38

浙江省

普通类

0

0

22

0

0

500

0

0

3.68

安徽省

本科二批

0

45

0

0

433

0

0

4.69

0

江西省

第二批本科

14

66

0

475

435

0

3.57

7.38

0

河南省

本科第二批

0

50

0

0

411

0

0

16.54

0

湖北省

本科普通批

0

0

25

0

0

410

0

0.8

0

湖南省

本科批

0

0

30

0

0

427

0

0

6.07

广东省

本科批普通类

0

0

78

0

0

457

0

0

8.01

广西壮族自治区

本科第二批

21

74

0

396

314

0

14.25

33.55

0

海南省

本科批

0

0

25

0

0

479

0

0

11.32

四川省

本科二批

24

88

0

466

404

0

2.83

29.06

0

贵州省

第二批本科

36

94

0

457

345

0

14.72

18.34

0

云南省

二本

20

25

0

474

398

0

12.8

27.56

0

宁夏回族自治区

二批本科

0

70

0

0

346

0

0

15.29

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本科第二批

10

20

0

330

283

0

8

10.05

0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从学校专业布局和专业发展需求出发,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引进所需人才。截止2022年9月,全校教师总数672人,其中自有教师343人,外聘教师32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53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9.91%;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32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8.66%。具体统计情况见表2-1。学校具有研究生学位和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的比例结构均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要求。

哈尔滨华德学院现有学生数为10843人(成人教育学生23人折合后为2.3人),折合学生数为10845.3人,生师比为21.37:1,师资数量基本满足教学科研工作需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4:1;软件工程30:1;物联网工程15: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7:1;电子信息工程28:1;通信工程/信息工程2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7:1;自动化/机器人工程29:1;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28: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5:1;焊接技术与工程45:1;车辆工程44:1;交通运输41:1;汽车服务工程22:1;土木工程27:1;工程造价19:1;建筑学20:1;人力资源管理22:1;财务管理28:1;工商管理15:1;国际经济与贸易22:1;服装与服饰设计17:1;数字媒体艺术24:1;服装设计与工程20:1;环境设计21:1;视觉传达设计16:1;英语22:1;俄语25:1;大数据管理与应用33:1;影视摄影与制作19:1。全校和各专业教师结构如表2-1和2-2所示。

2-1全校专任教师职称、学位、年龄结构表

职称 正高职 83 12.35%
副高职 243 36.16%
中级 229 34.08%
初级 20 2.98%
学位 博士 77 11.46%
硕士 459 68.41%
年龄 35岁及以下 189 28.13%
36~45岁 313 46.65%
46~55岁 109 16.22%
56岁及以上 60 8.93%

2-2各专业教师数量及结构统计表

序号

专业

专任教师数量

学历结构

职称结构

教师总数

自有教师

外聘教师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占比

具有副高以上职称

占比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3

16

17

21

63.64%

15

45.45%

2

软件工程

30

13

17

20

66.67%

14

46.67%

3

物联网工程

15

5

10

13

86.67%

10

66.67%

4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1

5

16

14

66.67%

11

52.38%

5

电子信息工程

25

9

16

21

84.00%

18

72.00%

6

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信息工程)

22

11

11

21

95.45%

12

54.55%

7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5

10

15

20

80.00%

14

56.00%

8

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27

11

16

24

88.89%

9

33.33%

9

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22

10

12

20

90.91%

12

54.55%

10

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47

25

22

27

57.45%

28

59.57%

11

焊接技术与工程

9

9

0

6

66.67%

4

44.44%

13

车辆工程

11

4

7

9

81.82%

8

72.73%

14

交通运输

10

5

5

8

80.00%

7

70.00%

15

汽车服务工程

14

11

3

6

42.86%

6

42.86%

16

土木工程

35

15

20

23

65.71%

19

54.29%

17

工程造价

17

7

10

10

58.82%

6

35.29%

18

建筑学

9

2

7

9

100.00%

3

33.33%

19

人力资源管理

17

10

7

17

100.00%

7

41.18%

20

财务管理

33

16

17

30

90.91%

15

45.45%

21

工商管理

22

12

10

19

86.36%

11

50.00%

22

国际经济与贸易

9

5

4

9

100.00%

6

66.67%

23

服装与服饰设计

15

6

9

10

66.67%

9

60.00%

24

数字媒体艺术

15

6

9

13

86.67%

5

33.33%

25

服装设计与工程

13

6

7

5

38.46%

5

38.46%

26

环境设计

12

11

1

12

100.00%

2

16.67%

27

视觉传达设计

25

16

9

20

80.00%

6

24.00%

28

英语

13

7

6

12

92.31%

5

38.46%

29

俄语

10

6

4

10

100.00%

5

50.00%

30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4

3

1

4

100.00%

1

25.00%

31

影视摄影与制作

3

2

1

3

100.00%

1

33.33%

(二)本科主讲教师情况

本学年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735,占总课程门数的57%;课程门次数为1736,占开课总门次的50.6%。

正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182,占总课程门数的14.1%;课程门次数为371,占开课总门次10.8%。其中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161,占总课程门数的12.4%;课程门次数为339,占开课总门次的9.9%。

副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553,占总课程门数的42.9%;课程门次数为1365,占开课总门次的39.8%。其中副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446,占总课程门数的34.6%;课程门次数为1155,占开课总门次的33.7%

承担本科教学的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有71人,以我校具有教授职称教师76人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比例为93.4%

(三)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2021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1741.80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1606.38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76.50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70.55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为21万元,生均实习经费为19.37元。

2021年度基本建设总投入550.8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学校自筹。其中:育才大厦项目投入473.3万元,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427万元;体育馆建设项目投入59.30万元,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143.1万元,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已于202110月转固。兰榆校区测绘费18.2万元,兰榆校区累计投入4073万元。

固定资产投入总额827.30万元,含购置汽车学院中央集尘系统、机器人学院工业机器人、数据学院计算机、学生课桌椅、图书、公寓床柜、空调等设施设备。

2021年度对教学楼、学生公寓、图书管、政教楼、食堂等进行维修改造、铺装粉刷、消防改造、电梯维修等支出1120万元;教师培训进修经费支出45万元;学生活动经费支出37万元。

(四)教学设施应用情况

1.教学用房

学校占地总面积623003㎡,产权占地面积为623003㎡,绿化用地面积为178350㎡,学校建筑总面积为281077.1㎡。

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共160688.43㎡,其中教室面积52804.64㎡,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52127.03㎡。拥有学生食堂面积为16534.2㎡,学生宿舍面积为98434.12㎡。拥有运动场地6个,面积达到26910㎡。

按全日制在校生10843人算,生均占地面积为57.46(㎡/生),生均建筑面积为25.92(㎡/生),生均绿化面积为16.45(㎡/生),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14.82(㎡/生),生均实验、实习场所面积4.81(㎡/生),生均宿舍面积9.08(㎡/生),生均运动场面积2.48(㎡/生)。

2-3  生均面积情况统计表

类别

总面积(平方米)

生均面积(平方米)

占地面积

623003

57.46

建筑面积

281077.1

25.92

绿化面积

178350

16.45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160688.43

14.82

实验、实习场所面积

52127.03

4.81

宿舍面积

98434.12

9.08

运动场面积

26910

2.48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9636.68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8885.58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882.56万元,所占比例10.08%。

为学生配备计算机总台数3106台,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28.65台;为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9989个,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92.12个。

其中,学校现拥有实验室203个,实验室所拥有的用于本科教学的、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单价在10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含软件)7178台(套),合计总值7034.48万元,其中单价10万元以上的实验仪器设备77台(套),总值1971.34万元,按本科在校生10843人计算,本科生均实验仪器设备值6487.58元。

3.图书资料

馆藏纸质图书968,125册,生均图书89.29册,新增纸质图书44,969册,生均年进书量4.1册,电子图书693,693册,电子期刊21,681册,学位论文3,808,553册,音视频2,616小时,纸质期刊167种,报纸14种,阅览座位1,800个,周开放时间106小时。

随着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发展,利用现代化技术和智能设备进行阅读和学习的师生逐渐增加,数字资源利用率有所提升,2021-2022学年电子资源访问量达3,716,791次;电子资源下载量达364,529篇次,平均每人下载36篇次。数字资源24小时面向师生开放,为师生教学、科研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图书馆不断提升服务层次,开通使用各类数字资源,引进移动端数字设备,让师生体验立体化、多维度的阅读方式;积极参与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项目,与各高校成员馆之间进行资源共享,打破传统实体馆的资源限制;无线网络覆盖全馆,随时随地满足师生学习需求;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数据库培训、举办各类主题书展等服务活动,宣传推广馆藏资源;优化阅览环境,满足师生阅读环境多样化需求。

4.信息化资源建设

学校校园网主干带宽20000Mbps校园网出口带宽13600Mbps网络接入信息点数量7940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139.11GB校园网建设从注重硬件建设,逐步发展成集硬件、软件、教学、科研、办公、信息发布、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校园信息化系统。校园室内外安装视频监控摄像机1700余个,在电子考场、平安校园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目前校园网主干万兆,万兆到楼宇,千兆到桌面,校园网多出口链路互备智能网络出口择优选择链路路由。

学校完成网站及站群管理系统全面改版,改版后的学校官网页面风格更具有时代感,互动更加友好,用户体验得到提升,站群管理系统安全防护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在学校的对外宣传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上线最新OANCBI、发票平台等管理系统,实现将人力、财务管理与日常办公互联互通,让学校流程审批、人力管理、财务共享更加高效,助力精细管理和运营;上线师生服务数字化平台系统、商联系统和迎新报到系统,将新生迎新报到、学生线上缴费、成绩课表查询、学籍异动流程申请嵌入微信公众号,以最便捷的渠道提供服务,提升办事效率,改善生师体验;在原有一卡通系统基础上全面升级校园一码通,全校师生统一身份管理,实现一码在手,走遍全学校,将校内日常生活消费、场馆预约、楼宇门禁、进出校园、外来人员预约入校等功能完美融合,将校园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机连接在一起,打造智慧校园生活,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

学校突破多数民办高校侧重文科专业减少投入成本的惯式思维,坚持把工科办强,把其他学科办精,保持工科专业增强人文思想,文科专业体现工科背景的特点,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发展。2021年完成了《“十四五”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战略规划》和《“十四五”学科专业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层次战略规划》两个“十四五”发展专项战略规划的制定。

学校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迅速发展的需求,紧紧围绕国家“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新工科建设等战略发展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使学科专业布局更加合理,不断凝练专业特色。传统专业改造升级思路进一步明确,新建工科专业瞄准国家产业发展战略需求,文科专业依托学校工科背景和区域特点,形成“工管结合”、“外语+”等专业特色。加大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力度,加强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研究,进行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论证,其中《以产业学院为依托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跨学科高质量经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批为省级培育项目。

“汽车服务工程”和“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被批准为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汽车类专业集群”获批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培育专业集群。现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重点建设学科和“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各1个。2021-2022学年评选出校级一流专业9个,校级重点专业7个。

围绕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各专业开展多方调研、综合研判、精准聚焦,深入了解各方对人才的需求情况,通过调研情况分析“专业对应的企业岗位与能力需求差距与问题、专业对应的课程体系培养能力差距与问题、专业对应的教师能力需求差距与问题、专业对应的校企合作统计与分析” 开展“四表分析”调研,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新技能的重要性和对应课程更新的初步计划,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奠定基础。

(二) 课程建设

为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建设质量,依据《哈尔滨华德学院课程建设及管理规定》,经各学院(部)初评,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定,对《数字系统设计实训》等16门第三批校级重点建设课程予以结题通过的结果,在第三批校级重点建设课程评审结果的基础上,经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定,经济管理学院的《VBSE财务仿真实训》等6门课程评选为哈尔滨华德学院优秀课程。全面梳理《2019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从思政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对2021版教学大纲开展修订工作。着力推进网络课程建设,积极筹备校内MOOC的录制工作,《职场英语》《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两门课程正在进行录制准备。“专门用途英语(ESP)”被评为黑龙江省一流本科线下课程。开展了学校教学优秀奖、优秀竞赛指导教师、优秀教学管理奖、优秀双师奖和优秀教师奖等评选活动。进一步发挥获奖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提出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建立“大思政”教育中心,明确提出要发挥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挖掘各门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融入教学各环节,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撰写了融入“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案等教学文件;多次聘请哈工大专家到校开展课程思政相关培训,与哈工程本科生院党支部结对共建交流学习课程思政建设经验。组织开展了校院两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课程思政”示范课观摩会等观摩和竞赛活动;1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进行了结题工作,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教学改革经验。“设计概论”和张艳老师团队被评为第二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教学团队。

教师在超星泛雅平台建设spoc已达到1000余门,4000余门次,覆盖了校内全部课程,每门课程均经过2轮以上的建设,资源丰富,质量较高,个别课程的自建资源被超星平台纳入优秀教学资源包供平台上其他高校教师建课使用。教师能熟练应用教学平台的各种功能,再结合其他种类丰富的直播平台,线上教学时与学生充分开展互动、测验、讨论等活动,课外布置对线上资源的预习复习,有效确保了线上教学质量。

2-1  全校各学科2019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学分统计表

学科

必修课学分比例

选修课学分比例

实践教学学分比例

学科

必修课学分比例

选修课学分比例

实践教学学分比例

经济学

80.43

19.57

25.38

工学

88.65

11.35

32.16

文学

88.34

11.66

28.20

管理学

75.50

24.50

27.28

艺术学

87.97

12.03

54.18





2-2  近两学年班额统计情况

班额

学年

公共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专业课(%

30人及以下

本学年

3.5

0

22.2

上学年

2.91

0

20.38

31-60

本学年

65.5

16

49.4

上学年

58.68

0

51.37

61-90

本学年

8.5

19.8

24.2

上学年

11.63

7.69

23.36

90人以上

本学年

22.5

64.2

4.2

上学年

26.78

92.31

4.89

(三)教材建设

2021-2022学年使用教材共计489种,其中马工程教材10种,完成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率100%。本学年春季学期按照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本科高校教材建设情况总结及做好教材排查工作的要求,完成我校教材建设及监督管理工作总结。学校以此次工作为契机,认真梳理总结管理机制和有效做法,进一步完善教材工作制度,以常态化的教材核查把关机制,切实夯实教材管理责任。本学年我校教师作为第一主编出版教材1部。

(四)实践教学

2020-2021学年本科生开设实验的专业课程共计644门,其中独立设置的专业实验课程231门。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加大实验课在课程中所占比例,整合课程设计、课程实验、专业实习、工程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等多种实习、实训环节,形成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使理论实践课程有机结合,设计性综合性更为合理。并新增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训类课程,各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更加完整,有特色,重实用,各专业实践教学的学时占比平均能达到45%左右,实践教学比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同时在校内还建有多个学生创新实验室,侧重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学校每学期的三期教学检查都将实践教学作为检查重点,组成校领导带队的检查组下到各个实践教学中心进行实地检查,有效增强了各学院对实践教学规范化的重视,确保了实践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积极贯彻教育部、省教育厅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增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实验安全环境氛围,防范和减少实验室安全隐患。组织实践教学中心主任参加实验室安全培训,增强我校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意识。新冠疫情期间,在实验室日常安全工作的基础上,我校着重做好教学实验室的安全防疫工作,定期进行现场检查,确保教学实验室防疫安全。在不影响实验教学基础上,合理安排实验,减少学生聚集,避免传染,并坚持每天进行通风、消杀工作,以确保全校师生人身安全。

校内建有13个大型实践教学中心(涵盖203间实验室、模拟车间、教师工作室、学生创新实验室,企业进校园实训基地),实验仪器设备总投入累计超亿元。与企业联建校外实习基地81个。在多年的校企合作中,学校主动引企业进校园,实现企业设备和技术人员进校园,积极与企业、政府联建产业学院。6月9日校庆30周年产业学院成立大会上“华德-宁德时代产业学院”、“华德-西门子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华德-京东物流产业学院”3个产业学院完成揭牌仪式。截止目前我校已有个7个产业学院,这标志着华德在高校产教融合的领域上迈向又一新征程。

本学年共提供了2456选题供学生选做毕业设计(论文),学校共有337名教师参与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数比例约占46.59%,平均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为7人。

(五)教学改革

学校与超星泛雅平台、超星尔雅平台、智慧树平台、蓝墨云班课平台等信息化平台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累计线上建课1000余门,在艺术限选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中合理选择应用超星尔雅通识课,线下教学灵活运用各类教学APP,较好满足了线上线下授课的教学需求,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引进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成绩单自助打印系统等信息化辅助工具,新增学生免修、缓考申请OA流程,将现代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应用于日常工作。

学校引入了卡地亚汽车设计平台、广联达工程预算系统、用友实验教学系统、达芬奇信号处理系统、物联网家居模拟系统、ERP竞赛平台系统等大量的实验教学系统和仿真系统,有效支撑了各类实践教学需求;全面更新升级还原卡系统,共计安装2300点,基本覆盖全校所有实验室、机房和多媒体教室设备,安装还原卡的实验室可以实现一键开关机、系统远程还原、桌面监控等功能。

本学年我校教师主持《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器人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等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校企合作学科交叉的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等26项省部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学校坚持“教赛结合”教学育人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生技能竞赛。本学年我校学生在56项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09项,其中国家级45项,地区级18项,省级246项,2004年以来已累计获得专业技能类奖4353项。

(五)创新创业教育

2021-2022学年,学校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类必修课10门、选修课14门。一线教师将创新创业教育巧妙融入课程教学,其中公共课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观念;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社会调研、设计实验、实操实践解决专业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与科研团队一起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并应用于社会实践。

组织师生参加了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十三届工银融e联“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多项赛事。其中,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铜奖16项;第十三届工银融e联“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奖2、三等奖3项;第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1项。获批黑龙江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1项,有一个项目获批国家级重点领域支持项目。完成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49项。

为提高全校师生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与度和积极性,创新创业中心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内、外部培训十余次,针对互联网+大赛和大创项目等相关创业计划书、项目路演app、竞赛答辩技巧、团队组建等方面面向学生和指导教师开展创新创业专项培训辅导。制定出台《哈尔滨华德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2022年修订版)》《哈尔滨华德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哈尔滨华德学院关于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激励措施》,对后续开展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起到激励与引导的作用,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迈向新台阶。

四、专业培养能力

(一)专业概况

学校现有4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5个学科门类,包括电子信息类、机械类、材料类、电气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土木类、建筑类、交通运输类、经济与贸易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设计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纺织类16个类别。其中工学专业25个,占62.5%;文学专业2个,占5%;经济学专业1个,占2.5%;管理学专业5个,占12.5%;艺术学专业7个,占17.5%。

学校各专业平均开设课程31.28门,其中公共课3.40门,专业课27.88门;各专业平均总学时2388.50,其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学时分别为1975.30、413.20。

(二)特色优势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突破多数民办高校侧重文科专业减少投入成本的惯式思维,坚持把工科办强,把其他学科办精,保持工科专业增强人文思想,文科专业体现工科背景的特点,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更加适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和我省重大发展战略,我校现有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例如,“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5G时代”、“互联网+工业”和“数字龙江”领域,与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直接契合;“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电力装备”和“农业机械装备”等领域,与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直接契合。

学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趋势和地方经济发展新需求,坚持走政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道路,创新形成“六共同”政校企合作模式。发起成立“哈尔滨华德学院校企合作联盟”,与多家世界或中国500强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成立“华德-吉利产业学院”、“华德—昆山学院”、“华德—亿林学院”和“现代焊接产业学院”四个产业学院,主持参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十余项,多次荣获昆山开发区校企合作优秀院校、台达校企合作示范单位、吉利最佳校企合作单位、PPG优秀联合涂装实训中心等殊荣,连续多年获得政府和企业的奖金、设备等奖励。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校企共赢的良好局面,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现有以下特色优势专业:

黑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培育专业集群:汽车类专业群

黑龙江省重点专业:交通运输

黑龙江省“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

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汽车服务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

校级一流专业: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视觉传达设计、财务管理

校级重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环境设计、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俄语。

(三)主要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条件、人才培养

电子信息工程:校级重点专业,本专业培养学生能够掌握现代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胜任电子技术等相关领域并从事硬件开发、软件设计、技术应用和管理岗位等工作。

现有电工技术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实践场所,能够完成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的课内实验和实训类课程。根据课程的需要,自主研制数字系统与SOPC技术开发板用于实践教学。专业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课程实验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为拓展,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坚持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坚持实验、实习、就业一体化思路,注重能力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真正把学生打造成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通信工程:校级重点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本专业培养能够扎实掌握电子电路理论与技术,具有通信技术、通信系统、通信网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通信和电子系统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技术管理以及通信网络的设计、规划、优化、运营等岗位工作。

现有专业实验室5个,分别是通信网络综合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程控交换实验室、移动通信技术实验室、光纤通信实验室,能满足本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通信工程专业知识结构和我院实际课程群建设情况,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群为工程技术基础平台课程群,“通信理论基础”课程群、“信号处理理论基础”课程群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群三个课程群组成通信专业的学科基础平台,并形成本专业的无线通信专业方向。

焊接技术与工程:黑龙江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校级重点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焊接工程理论知识与素养,具备自动化焊接设备操作能力和焊接检测能力,具有国际焊接工程师资质的“卓越焊接工程技术人才”。能胜任焊接工艺编制与实施、焊接质量检验与分析、焊接结构设计、焊接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岗位。

现有现代焊接技术训练中心一个,占地1300多平方米,设备总价500余万元。本专业主要学习材料焊接、焊接工艺、焊接检验、焊接自动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焊接设备操作、焊接工艺编制、焊接工装夹具设计、手工焊接技能的基本训练。2019年成立了“现代焊接产业学院”,与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联合培养,加强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江苏金彭车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大力实施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计划,构建了贯穿本科培养全过程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校级重点专业,本专业培养面向国际化,具备扎实掌握机械设计、智能制造及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及系统控制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构建以“数字化设计、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系统控制”的专业课程体系。能在相关科研院所、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液一体化的设计、制造、生产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理等岗位工作。

本专业重视校企合作和校外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现有现代化实践教学中心两个,与企业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与输送模式,成立“台达机械班”、“吉利雏雁班”。与长春一汽集团、昆山市南亚电子有限公司等签署校外实习协议。专业承担教育部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项目,多年来承担国家级中职骨干教师培训190人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校级重点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掌握电力、电子、控制等电气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及电气系统知识的能力;能胜任电气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电气系统或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培养特色是电气与电子兼备,强电、弱电、控制相结合。

现有台达工业自动化实验室、电气与自动化实训室、电机与运动控制实验室、可编程控制器等实验室,以及哈尔滨九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台达集团中达电子(江苏)股份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专业课程体系主要体现电气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电机与拖动、PLC技术、变频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电力工程基础等。

机器人工程: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扎实掌握电子、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等方面的机器人工程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的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二次开发等方面的能力。能胜任机器人系统集成等领域的系统设计与开发、系统集成、系统安装、运行、维护等岗位工作。

现有机器人技术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以及哈工大机器人集团、黑龙江中科诺晟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专业课程体系主要体现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包括机器人传感器技术、控制理论与仿真、PLC技术与应用、工业控制网络、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机器视觉基础、机器人微控制器技术、工业机器人设计与应用、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等课程。

智能制造工程: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设计、电气控制、计算机及信息管理技术等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能胜任有关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设计开发、工程应用、技术支持、系统维护等岗位工作的智能制造工程师。注重人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助其在工业自动化设计、制造执行系统应用、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互联网构建、工业云平台运维等领域有所建树,培养其成为具有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侧重于智能制造相关领域工业智能化系统规划与架构相关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制造装备的智能化控制、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分析与决策及数字化工厂系统集成能力,体现工业互联网与西门子PLM系列软件应用等相互结合的专业特色。

本专业与西门子校企合作,建设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实践培养基地——西门子智能制造示范线、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实验室、全生命周期产品数据管理实验室、现代工厂生产制造仿真软件实验室、智能制造工业控制实验室。拥有西门子数字化工厂集团、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台达电子、吉利汽车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核心课程包括机电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自动控制与检测技术、智能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PLC与工业网络技术、智能制造装备、工业大数据、智能制造系统、MES 原理与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校级重点专业,本专业通过理论适用、突出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以及项目驱动、教赛结合等第二课堂形式,培养一专多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理念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学生在学科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兴趣特长采用分方向培养的模式,划分为网络工程应用和嵌入式系统开发两个专业方向。网络工程方向培养具备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开发、管理、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管理能力和解决网络工程项目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能够胜任网络工程师、前端开发工程师等岗位工作。嵌入式系统方向培养具备消费电子和智能家电领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维护能力;具有较强嵌入式产品智能设备的软硬件开发能力和嵌入式系统设计、应用能力,能够胜任嵌入式系统开发和维护工程师等岗位工作。

本专业与Oracle(甲骨文)公司、思科(中国)旗下网络技术学院等多家国内外IT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关系。专业教师团队曾涌现了“黑龙江省优秀教师”1名、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青年教学能手”1名,“师德先进个人”2名,省内访问学者2名,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层次较高、专业水平过硬、甘于奉献,并且热爱高等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团队。

软件工程: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培养计算机和软件工程基础理论知识的,具有较强的软件系统项目创新实践能力的,并可以根据需求优化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通过系统专业学习后本专业学生在工作中能胜任软件系统开发工程师、软件系统测试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算法工程师和人工智能工程师等工作岗位。为了培养具有上述能力和胜任工作岗位的工程技术人才,软件工程专业形成以“创客教育模式”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建立以项目实践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结构,通过理论与实践课程相融合的方式,采用“学则能会,会则能用”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专业学生就业质量。

本专业建立了一支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双师型的专业教学团队,80%以上教师具有本行业从业经验。依托于计算机软件与网络实践教学中心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区,设置软件工程项目实验室、软件工程创客实验室、软件建模实验室、数据库管理及应用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用于开展以项目实践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以便于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专业培养现代大数据分析主流技术和大数据系统开发技术;具有较强的数据采集、清洗、分析与可视化和大数据系统开发能力,为社会输送在大数据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本专业与黑龙江亿林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国内外IT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人才培养采用精英培养、小班授课模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成立大数据技术项目组和数据分析协会,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竞赛,学习专业创新和创业方法,积累创新经验。以企业为依托构建标准的以“互联网+”为背景的数据分析领域的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数据分析应用人才。

交通运输:黑龙江省重点专业,校级重点专业,本专业培养学生扎实掌握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汽车鉴定与评估、汽车营销与策划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交通运输管理与设计、车辆技术状况鉴定、事故车辆碰撞估损、定损、汽车营销与策划的能力;能胜任交通运输管理与规划、车辆技术状况鉴定、保险理赔、汽车营销等工作岗位。构建了以交通管理与规划、车辆鉴定评估、汽车保险与营销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

现有总面积6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汽车维修技术训练中心,包含实训室23间,实验设备及仪器总投入已达到1000余万元,能够完全满足专业教学、实验实训要求。本专业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等汽车生产企业和中国人民保险哈尔滨分公司、哈尔滨联盟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汽车服务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汽车服务工程: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校级重点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机械工程理论基础,具备“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的能力素质,能够从事汽车技术支持、汽车营销服务、汽车保险与理赔、服务运作管理等汽车服务领域工作,敬业精神强、团队精神强、创新精神强,具有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现有现代化的汽车技术实践教学中心,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共有实验、实训室23间,整车30余辆,实验设备及仪器总投入达到1000余万元。与吉利汽车有限公司进行联合培养,共建华德-吉利学院;与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进行联合培养;成立华德车管家开展对外服务工作;与世界500强PPG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PPG联合涂装实训中心。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培养行业紧缺人才,构建了以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汽车车身修复技术为主线的教学体系。

视觉传达设计:校级重点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系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印刷工艺及设计类软件,具备先进的设计思想、丰富的创意思维和艺术表现力,能从事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品牌设计、包装设计、UI交互设计等多种视觉媒介设计的服务型、实战型、创新型人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主要服务于文化产业,凝练以平面设计为主,数字媒体设计为辅的专业培养方向。

现有专业多媒体实验室10间,绘画实验室3间,计算机绘图实验室4间。另有专业图像输入输出实验室,含苹果计算机5台,打印机5台,胶装机、覆膜机、实物投影机等专业设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处供学生专业实践实习。将“以赛促教,赛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贯穿始终,结合学科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专业竞赛打造特色“教赛品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交流平台。

环境设计: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培养学生扎实的掌握从建筑工程后期的装饰装修设计到施工等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主要服务于建筑装饰和装修行业,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装饰工程公司、设计院所及相关的设计施工企业中的室内设计、装饰设计、景观规划设计等岗位的工作。

现有计算机绘图实验室3间,计算机110台,学生专业绘图实验室7间,绘画实验室3间,实习实训基地6处,为学生提供稳定、高效、专业的学习保障。将“与企业共建课程,学习与工作并行”的教学模式贯穿始终,酷家乐企业进入环境设计专业定期开展课程培训。结合社会的需求是专业培养人才的目的和方向,面对未来的人才市场,校企对接过程中,考虑到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规律,以实践训练配合理论讲授完成各阶段教学环节的培养侧重点,形成“知识+技能”的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校级重点专业,本专业设置企业财务、投资理财两个培养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具备管理、经济、金融、税收、法律、会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财务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具有较强的商务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能胜任在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从事财务管理、会计、投资、理财规划等岗位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现有VBSE财务虚拟仿真实训中心、财务信息化综合实验室和财务综合一体化等专业实验室,并与用友新道股份有限公司、致同会计师事务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 “工-管”结合、“虚拟仿真,循环递进式”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体系是以岗位需求能力按模块设置必修课程,同时,将仿真训练多次多点递进式镶嵌于人才培养过程,每个模块中的核心课程均设置单项实训,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体现循环递进式。专业实践课程采用虚拟仿真形式,将企业引进校园,与企业合作开发实践课程,依托工程项目,进行大数据分析,智能财税等方面的教学研究,体现工科特色,实现与企业零距离培养。此外,财务管理专业、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共同建立研究团队,依托于双方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师团队,实现跨学科、综合性培养。

五、质量保障体系

(一)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情况

依据《哈尔滨华德学院章程》,学校严格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明确规定了涉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要列入校务委员会和校长办公会的程序和要求。

学校制订了教学质量标准,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订了《哈尔滨华德学院“双师型”教师管理办法(试行)》《哈尔滨华德学院科研奖励实施细则(试行)(试行)》《哈尔滨华德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案(试行)》等制度文件,建立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加大工资和绩效分配向一线教师倾斜力度,引导和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二)校级领导班子研究本科教学情况

学校领导率先垂范,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每学期开学初,学校所有干部全部下到教学第一线检查开学准备及第一堂课情况。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学院领导干部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及时查找、研究、反馈和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坚持每学期期末考试巡考、到实验室和省内外实习基地现场检查学生实验实习工作。每学期采用多种形式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听取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设。

校务委员会和校长办公会始终将本科教学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改革等有关教学工作的重要事项。学校认真执行教学例会制度,隔周召开一次由校领导、教务处负责人及各二级学院院长参加的教学工作例会,安排部署学校教学工作,听取各学院对教学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情况

2021-2022学年,学校制订下发了《中共哈尔滨华德学院委员会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哈尔滨华德学院发展党员工作规程》《关于成立教材专家委员会的决定》《哈尔滨华德学院教材管理办法》《哈尔滨华德学院考公考研毕业设计及就业实习管理规定》《哈尔滨华德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哈尔滨华德学院学生技能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关于调整校级教学督导成员的通知》等制度和文件。

(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学校注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明确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的工作职责,完善教学工作考核及评价机制,理顺教学管理与监控机构的职责分工。通过对各教学环节评估、督导听课、同行评教、学生评教、定期召开各类座谈会听取师生建议等手段,将督导听课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被听课教师本人、所在教学单位、教务处和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借助教务管理系统网络平台、教学例会和《教学简报》等反馈通道,督促整改提高,有效地开展了教学质量监控。校院两级进一步加大了教学质量监控力度,扩大督导工作范围,做到全员、全覆盖、全过程,形成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的闭环。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和教学督导评估专家队伍建设,聘请哈尔滨工业大学三位退休教授担任专职督导,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规模适当,素质较高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督导队伍,包括分管教学科研工作副校长、分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副校长、教务处工作人员、教学秘书和专兼职教学督导等。

每学期期初、期中、期末进行教学专项检查,根据不同时期的教学安排制定检查内容。学期初主要检查教师备课、课表安排、实验室准备等情况;学期中主要检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进行情况;学期末主要检查教学文件归档、教学任务完成、试卷、考风考纪以及下学期开课准备等情况,重点关注教学管理中容易出现松懈的时间节点。

(五)日常监控及运行情况

学校现有校院两级专兼职督导员86学年听课2656学时学年内校领导听课136学时,其中校领导听思政必修课程54学时学年内中层领导听课904学时学校本科生参与评教152870人次

根据学校制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及评估管理办法,学校各院(部)全面自检自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组对10个学院2个教研部的2021届毕业设计(论文)和2021年秋季学期考试课程试卷进行检查评估,共检查了34个专业302本毕业设计(论文),139门考试课程约300个自然班的试卷。毕业设计(论文)重点检查落实《哈尔滨华德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若干规定》情况,主要包括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配备、选题、过程管理、论文查重、成绩评定和评语书写规范等情况,保证毕业设计 (论文)各个教学环节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试卷重点检查试题覆盖大纲的程度、试题难度、试题质量、阅卷规范性、核分准确率、教学记录规范性、试卷分析和成绩分析的撰写质量等,保证试卷和成绩评定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从学校专家组实地检查的整体情况来看,各教学单位重视对毕业设计(论文)和试卷检查工作,能够按照学校《关于开展2021届毕业设计(论文)和2021年秋季学期试卷检查的通知》要求认真进行自检自查,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和试卷检查总结。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比较规范,佐证材料比较完整,选题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结合比较紧密,指导教师能够按照学校要求完成相关工作,成绩分布比较合理。试卷题库覆盖面较广、命题较规范、题量适中,试题中应用知识的综合性好,文字插图规范,评分标准、阅卷过程较合理,相关材料较完整。

六、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生学习满意度

为全面了解学生对在校学习满意程度,学校统一组织全体学生登陆学校教务系统对全校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2021-2022学年,学生评教优秀率达99.51%

学校面向大一至大四年级全体在校生组织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采取不记名形式,共收回问卷7061份,回收率为70%,有效回复率为100%。问卷主体包括学习体验、生活体验、管理服务体验三大模块共计27个关注项目每个项目中均设置若干关注点,学生根据自身体验感受选择最关注的1-3个点,同时利用李克特5点量表对所选择的关注点进行满意度打分(5表示非常满意、4表示满意、3表示一般、2表示不满意、1表示非常不满意)。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学习体验感满意度较高,平均分为4.15 分,学生对在校学习体验模块的10个维度的满意度均高于4分,满意度评分如图6-1所示。其中,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最高,平均分为4.32。

6-1 学习体验满意度评分


(二)毕业情况

2022共有本科毕业生2457人,实际毕业人数2454人,毕业率为99.88%,学位授予率为98.01%各专业毕业率如表6-1所示:

6-1 各专业毕业率情况统计表

序号

专业名称

应届毕业生数

毕业数

毕业率(%)

1

国际经济与贸易

30

30

100.00

2

英语

57

57

100.00

3

俄语

43

43

100.00

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36

136

100.00

5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32

32

100.00

6

机械电子工程

68

68

100.00

7

工业设计

34

34

100.00

8

车辆工程

115

115

100.00

9

汽车服务工程

67

67

100.00

10

焊接技术与工程

60

60

100.00

1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07

107

100.00

12

电子信息工程

122

122

100.00

13

通信工程

66

66

100.00

14

信息工程

34

34

100.00

15

自动化

40

40

100.00

16

机器人工程

66

66

100.00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44

144

100.00

18

软件工程

112

109

97.32

19

物联网工程

82

82

100.00

2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76

76

100.00

21

土木工程

181

181

100.00

22

服装设计与工程

39

39

100.00

23

交通运输

64

64

100.00

24

工程管理

39

39

100.00

25

工程造价

36

36

100.00

26

工商管理

68

68

100.00

27

市场营销

35

35

100.00

28

财务管理

188

188

100.00

29

人力资源管理

66

66

100.00

30

动画

24

24

100.00

31

视觉传达设计

100

100

100.00

32

环境设计

64

64

100.00

33

服装与服饰设计

36

36

100.00

34

数字媒体艺术

26

26

100.00


(三)学位授予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哈尔滨华德学院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规定,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推荐的基础上,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对2408名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授予率达98.01%。其中,1677人授予工学学士学位,354人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100人授予文学学士学位,30人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247人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各专业学位授予率如表6-2所示:

6-2 各专业学位授予率情况统计表

序号

专业名称

应届毕业生数

学位授予数

学位授予率

1

电子信息工程

122

116

95.08%

2

通信工程

66

66

100.00%

3

信息工程

34

33

97.06%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44

141

97.92%

5

软件工程

112

108

96.43%

6

物联网工程

82

80

97.56%

7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76

75

98.68%

8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36

133

97.79%

9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32

29

90.63%

10

焊接技术与工程

60

60

100.00%

11

工业设计

34

33

97.06%

12

车辆工程

115

114

99.13%

13

汽车服务工程

67

67

100.00%

14

交通运输

64

59

92.19%

15

机械电子工程

68

67

98.53%

1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07

103

96.26%

17

自动化

40

36

90.00%

18

机器人工程

66

65

98.48%

19

土木工程

181

179

98.90%

20

工程管理

39

38

97.44%

21

工程造价

36

36

100.00%

22

国际经济与贸易

30

30

100.00%

23

工商管理

68

67

98.53%

24

市场营销

35

35

100.00%

25

财务管理

188

187

99.47%

26

人力资源管理

66

65

98.48%

27

动画

24

24

100.00%

28

视觉传达设计

100

100

100.00%

29

环境设计

64

63

98.44%

30

数字媒体艺术

26

26

100.00%

31

英语

57

57

100.00%

32

俄语

43

43

100.00%

33

服装设计与工程

39

39

100.00%

34

服装与服饰设计

36

34

94.44%

(四)攻读研究生情况

学校进一步扩增了各公寓内的学生自习室,开通24小时照明,为考研学生提供学习空间。继续教育学院为学生提供各类线上考研辅导和含金量较高的真题讲析,图书馆内固定考研学生专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考研学生开展如何应该考试焦虑、如何释放学习压力等专题科普和疏导。教务处出台了《哈尔滨华德学院考公考研学生毕业设计及就业实习管理规定(试行)》,落实考研学生可申请延期答辩等举措,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考研学习条件。2021—2022学年,我校共有32名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其中有的学生考取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知名高校。

(五)就业情况

学校始终将学生就业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社会和谐的稳定线,密切联系学生的感情线。学校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父母之心育人”为己任,以“学生、家长、企业、社会”四满意为目标,形成层层递进的“四抓”工作模式: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精化指导、深拓市场、对接名企、整体协调”抓总,各二级学院“一院多品、全员参与”抓精,“校、院就业周目标任务推进”抓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程包保、督导”抓实,形成了上下联动、密切协作的就业工作模式;最大限度挖掘专业积累和深耕校企合作的优势,在稳步提升就业率的同时,持续提高毕业生名企就业率、高质量就业率。

截止8月31日,我校2022届毕业生共计2457人,已就业1904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7.49%,黑龙江省省内就业623人(不含升学、出国、入伍),占已就业毕业生33.93%。其中,高质量就业549人,占比22.34%:名企就业463人,占比18.84%(世界500强就业334人,占比13.59%;全国百强就业11人,占比0.45%;上市公司就业118人,占比4.80%。);升学32人,占比1.30%;出国2人,占比0.08%;入伍34人,占比1.38%;考取公务员或事业单位18人,占比0.73%。此外,创业11人,创业率为0.45%;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就业7人,占比0.28%。

各专业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如下:

电子信息工程81.15%;通信工程68.18%;信息工程85.2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6.94%;软件工程68.75%;物联网工程54.88%;数据科学与大数据42.1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96.88%;工业设计73.53%;焊接技术与工程90.0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88.24%;车辆工程69.57%;交通运输90.63%;汽车服务工程94.0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0.65%;机器人工程84.85%;机械电子工程88.24%;自动化87.50%;工程管理89.74%;工程造价72.22%;土木工程76.24%;财务管理82.45%;工商管理80.88%;国际经济与贸易90.00%;人力资源管理84.85%;市场营销85.71%;动画58.33%;环境设计73.44%;视觉传达设计75.00%;数字媒体艺术80.77%;俄语72.09%;英语73.68%;服装设计与工程87.18%;服装与服饰设83.33%。

(六)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为了充分了解我校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整体表现,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等情况,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2020年12月,我校针对部分2020届毕业生就业单位及近年合作的若干企业进行了满意度专项调查。

本次调查共选取了100家用人单位,覆盖2020届毕业生的全部专业大类。调查内容分为:整体表现,综合素质,专业综合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创新能力,道德素养,岗位适应能力。本次调研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实际收回94份,有效问卷92份。调查显示:所有调研的11项内容中,比较满意及以上均超过了90%,其中,整体表现,综合素质,专业综合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道德素养,岗位适应能力7项调研内容,比较满意及以上均超过了95%,并且无不满意情况出现。

由于我校毕业生普遍体现出专业技能扎实,肯于接受基层锻炼,适应岗位能力强,综合素质优良,又能迅速在岗位上脱颖而出,成为优秀份子与骨干,因此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提前来校预订毕业生,并积极与学校洽谈共建订单班等合作,

合作中企业文化与华德校园文化契合度高,普遍获得学生认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获得企业高度赞誉,“华德品牌”在企业中得以确立。

(七)毕业生成就

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广又上得去”已成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普遍评价,毕业生在对应行业企业广受欢迎,其中有获得“全国最美青工”、“全国技术能手”“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的一大批杰出工程师;有数百名考入如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重点高校继续深造的硕士、博士和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后;还有上市公司董事长等百余名成功创业、助力地域经济发展的优秀企业家,他们已成为各自岗位的骨干乃至行业领军者。

七、特色发展

学校坚持理念引领办学,营造整体育人氛围,把“四个服务”融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服务黑龙江全面振兴,为各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企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一)传承哈工大传统,承接“工程师摇篮”使命

哈尔滨华德学院前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培养边远地区短缺人才大专班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培训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学校传承百年名校基因,秉承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治学传统,致力于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四位一体的工程师、工程设计师;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本地化实践能力的高级研发人员、高级管理者,打造以服务需求为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在黑龙江省率先开设了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等新工科专业,多个专业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省重点专业、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专业集群,国家级新工科研究项目为省内同类院校唯一获批立项

(二)政校企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质量高

哈尔滨华德学院为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首批理事单位,发起成立校企合作联盟,学校现有合作企业六千余家,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前移至学校,将企业设备仪器、工程技术人员请进校园,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应用供需匹配、服务精准、运作规范的产教融合模式,开展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航天科工集团、百胜集团、宁波市等100余家世界名企、政府建立稳定的“政、校、企”合作关系,与吉利控股集团、昆山市、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宁德时代、西门子、京东物流等世界知名企业联办产业学院,开展订单培养为打造现代化区域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我校连续几年荣获昆山开发区政校企合作优秀院校、吉利汽车最佳合作单位、台达校企合作标杆学校和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十佳网院”等政校企合作类奖。在2022届毕业生中,名企(世界500强、全国百强、上市公司)就业463人,占比18.84%

(三)教学改革持续发力,“教赛结合”成效显著

哈尔滨华德学院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实行“教赛结合”教学育人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比赛,成立“技能竞赛指导委员会”“技能竞赛导师团”,对学生参赛过程进行系统管理与指导,将实际项目直接融入专业课程,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目的,通过动手能力训练,培养学生专业岗位的学业基础,直接打通学生就业名企就职通道。仅在2021-2022学年,我校学生在56项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09项,其中国家级45项,地区级18项,省级246项,2004年以来已累计获得专业技能类奖4353项,获奖数量在省内高校中遥遥领先。

(四)构建“三大平台”,联动发挥育人功能

学校现有教学实践、校园文化和国防教育“三大平台”,对内为育人提供支撑,对外为社会发展服务,打造“红色馆廊”铸魂育人,弘扬党的精神谱系,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实践平台助力强技学校始终持续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校企合作,在校内建成13个大型实践教学中心,涵盖203间实验室、模拟车间、教师工作室、学生创新实验室、企业进校园实训中心,设备仪器总价值近亿元。

校园文化平台浸润品格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在校内陆续建设东北烈士纪念馆分馆、雷锋纪念馆、黄炎培纪念馆、陶行知纪念馆、校史馆等系列文化展馆,服务于师生理想信念教育和地域文化辐射,以优秀的文化资源铸魂育人。

国防教育平台引领报国学校始终注重国防教育育人平台建设,专门建立了包括陈列退役歼7战斗机、歼8战斗机、运五飞机、59式坦克的“国防教育广场”,以及展现国防历史和国防科技的“国防教育百米长廊”,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全民国防教育,锤炼学生坚强意志品质。

(五)聚焦生师体验改善,抓落实强服务

哈尔滨华德学院成立生师体验管理中心,开通数字平台“校长信箱”和OA“教职工意见”平台,全天候受理生师意见建议,做到“学生意见24小时内答复,教职工意见48小时内回复”。以20227月至8月为例,校长信箱调度处置学生意见350条,答复率为100%,满意率为99.2%;OA“教职工意见”平台调度处置教职工意见10条,答复率为100%,满意率为100%。同时为进一步拓宽师生意见反馈渠道,定期举办“校长书记接待日”活动,按照“倾听心声共话未来”等不同主题,校长、书记与师生代表面对面交流,倾听意见建议,解决师生关注的痛点问题,能够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指派相关职能部门立即着手研究解决,实现了解决问题有速度,整改问题有力度,答复问题有温度。学生、教职工对学校的信任感、关心度大大提升,大家能够通过各类平台、各种形式积极发声,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校园民主氛围更浓,校园生态更加和谐。

八、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逆向不合理流动对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一定影响

虽然学校多年来一直重视教师队伍培养与提高,且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效,但受机制、体制和传统思维的影响,仍一定程度存在少量教师在学校倾注资源对其培养之后,尤其是攻读完博士学位或职称达到副高级之后流失的情况,给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师资结构仍需优化,缺乏高水平领军人才及学术团队,与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本科大学的要求相比,教师队伍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2.信息化和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虽持续投入,不断改善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水平,在开展线上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面对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实和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学校与之匹配的教学、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优质在线课程资源数量和覆盖面仍需进一步提

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虽然学校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和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发挥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规范约束作用,但现有教学质量评价以校内评价为主,企业和校外权威机构的评价以及对毕业生就业后表现、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及毕业生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跟踪调查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改进措施和计划

1.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进一步加大对省内外具有学术影响力的教授、副教授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快引进一批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选派更多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加速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支持并鼓励教师攻读学位,提高学历层次,提升专业水平及教学能力

2.加快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建设速度,提高网络教学实施效果

进一步加大网络教学平台中优质课程建设力度,不断丰富具有我校特色的在线教学资源。通过教学能力大赛等途径,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充分利用移动端丰富教学形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重点研究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3.实施教学质量保障提升工程,加强质量文化建设

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制度和标准,逐步完善教学质量信息采集与反馈系统、评价与监控系统建设;及时跟踪反馈处理情况,进一步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和校外实习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工作,扩大教学质量监控范围。建立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运行机制,让教学质量保障成为学校的一种自觉行为,继而升华为大学文化,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并作为引领学校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内升动力。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