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管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机械制造文摘》以《用焊花书写“工匠精神”》为题,整版报道了哈尔滨华德学院优秀校友臧铁军的先进事迹。臧铁军凭借其过硬的专业技术实力、硕果累累的个人获奖经历,荣登《机械制造文摘》2024年第五期期刊封面。
《机械制造文摘》简介
《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是国家级综合技术类期刊,同时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厂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主要为我国从事焊接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及教学人员提供国内外焊接方面的最新成果信息,解决生产、科研及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其中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焊接现场、标准规范等。(*资料来源于网络)
文章详细报道了臧铁军从初出茅庐到成为技术领袖的进步与跨越,着重讲述了臧铁军以“焊品如人品”为精神指引,在生产攻坚中解决技术难题、提升个人素养、传承过硬技艺的宝贵经历,记述了臧铁军作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操作师、资深技能专家,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最美青工”提名奖等荣誉的丰硕成就,高度赞扬了他“心无旁骛守住质朴之心,久久为功打磨精进技艺”的职业精神。
以下为报道原文:

臧铁军,毕业于哈尔滨华德学院。现任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操作师、资深技能专家。先后荣获了全国技术能手、吉林省技术能手、中国北车技术标兵、公司劳动模范、吉林省杰出青年等多项荣誉称号。
臧铁军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现专业名称为:焊接技术与工程),如今已发展为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重点需要专业,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臧铁军便将勤学苦练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主旋律。在臧铁军看来 , 哈尔滨华德学院是优质人才的摇篮 ,也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训练场。毕业至今已逾十年,臧铁军依然感谢在学校度过的青春岁月,那是他逐梦之旅的启航,也是他人生之光的火种。臧铁军将学生时代的踏实勤勉、持之以恒延续到工作中 , 闪耀的焊花映照着对职业的热爱与赤忱。
臧铁军在焊接
从哈尔滨华德学院毕业后,臧铁军走上工作岗位。他先后参与CRH5、CRH380C、CRH380BL、CRH380B高寒等多个高铁项目生产,共计参与完成4000余台动车组生产,个人实现129300米小件焊缝无缺陷。铝合金车体制造是高速动车组九大核心技术之一,关系着整列高速动车组的运营安全。铝合金焊接,如同为高速动车组打造钢筋铁骨,绝不能出现一丝一毫差错。臧铁军把动车组的焊接工作比喻成“如履薄冰”。为了实现轻量化目标,车体部分采用铝合金材质,部分型材外表面厚度只有2.5mm。一节总长近25m的车体,允许尺寸的变动量仅在3~5mm。臧铁军用精湛的技艺和质朴的品质,诠释了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严细精实”的作风 。凭借勤勉与冲劲,他拿下单位第一个铝合金欧洲焊接资质和国际焊接技师资质,用飞舞的焊花书写了一段最美的成长传奇,用勤劳的汗水成就了高铁梦,为无悔的青春打上了一抹奋斗的底色。
臧铁军在检查焊接质量
到车间后,臧铁军接到了时速250公里动车组端头与车体大缝的焊接任务。与培训期所焊接的试样完全不同,焊接长度不够、焊接位置局限、实际经验不足,都成为他独立作业所必须跨越的几大障碍。为了能够多一点实际操作的时间,铁军每天早早来到单位,帮老师傅准备好焊机、工具,拽着师傅打听操作要领 ,争取实际操作的机会。仅仅两个星期之后,他先于车间同期学员达到了独立操作的水平,班组老师傅们都认识了这个率真憨厚、魁梧硬朗的小伙子。在车体产量攻坚时期,由于铝合金车体大缝焊接时间长、难度大,个别焊接位置特殊 ,如果能掌握“左右交叉焊”的手法 ,便能有效提高焊接效率。“ 一定要拿下!”臧铁军毅然决定要在最短时间内学会左手焊接。车间生产任务繁重,他只能牺牲中午吃饭和休息的时间用来练习,佩戴着笨重的护具,还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汗水顺着脖子流淌,电流像唱着一首欢快励志的歌。焊花四溅开来,如同灵动跳跃的音符,将臧铁军的努力和付出真实记录。苦心人,天不负,臧铁军的左右手终于都能“ 引弓射箭 ”了,他掌握了一门“左右交叉焊”的武林绝学,从此也多了一个“双枪焊手”的江湖称号!
臧铁军说过,“焊品如人品。一定要做到表里如一 ,我要为焊过的每一条焊缝负责,对中国高铁事业负责!”在艰苦而平凡的焊接岗位中,凭借对事业的忠诚、对技术的钻研、对品格的坚守,臧铁军逐渐成长为同龄人中的“技术领袖”,并被吸收进车间“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挥技术特长,传授操作方法,开展立项攻关,在公司职工岗位技能竞赛中数次获奖。臧铁军始终秉承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的工作作风,在生产攻坚中解决了数项技术难题。在时速380公里动车组生产攻坚中,由于车体端墙焊接的技术标准较高,焊接的精度、垂直度、尺寸偏差都要尽量做到完美。他深入到班组内各个工序反复练习、反复揣摩。他总结出“端墙焊接五步操作法”,合理安排每条焊缝的焊接顺序和焊接方向,控制焊接收缩和变形。一般国际标准允许焊接偏差大于 3 毫米,但团队最终成功将焊接偏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改善了端墙垂直度,使端墙焊接更加规范合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整体焊接质量。在时速250公里动车组生产攻坚中,针对车头焊接量大、位置复杂、劳动强度大等难关,他总结出“ CRH5 型车车头焊接提 效减负法”,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确保了产品质量。
臧铁军在检查焊接质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臧铁军始终将技艺传承作为回馈社会的最好方法,累计带徒二十余名,并将掌握的绝活、技巧无私传授给其他人,所带徒弟均已成长为生产骨干,他也在公司技艺传承活动中荣获优秀技艺传承者称号。由于技术过硬、思想进步,臧铁军被推荐为共青团吉林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展现了第一代高铁工人昂扬向上的青春与风采!
心无旁骛守住质朴之心,久久为功打磨精进技艺。臧铁军怀揣着“打造高速动车品牌 , 献身中国高铁事业”的铮铮誓言,敢担当、勤学习、争创新、重实干、求精细、勇超越,用坚守岗位、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浇铸出“学习创新、技能报国,为中国梦提速”的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精神,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了青春而生动的注脚,在工作岗位上逐步成长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操作师、资深技能专家。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最美青工”提名奖等荣誉。 臧铁军将带着这份荣耀 , 继续手握焊枪 , 用焊花书写 “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