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首页 > 教学动态 > 正文
首页 > 教学动态 > 正文

“教”与“学”双向奔赴:看哈尔滨华德学院如何用智慧教学平台重塑课堂

发布时间:2025-09-26 点击: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全面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正重塑着现代教育生态。在这一背景下,哈尔滨华德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超星智慧教学系统为依托,积极推进课堂教学创新,优化教学流程,提升育人质量,构建起适应时代发展、贴近学生需求的新型智慧教育模式。

依托超星智慧教学平台,哈尔滨华德学院打破传统课堂时空限制,实现教学资源、课堂互动、学情管理的全面数字化。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教学视频、完成作业、参与讨论,真正实现了“一人一端、学随心动”。

学生可便捷地下载学习资料

平台汇聚海量教学资源,涵盖课件、视频、习题库、案例库等,并支持教师按章节发布任务点,引导学生有序学习。在经济管理学院赵莹老师的《西方经济学》课堂上,她通过构建“基础概念—进阶分析—行业报告”三级资源库,精准对接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将学习资源分层推送,学生可根据自身基础选择适合的内容,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学习。”赵莹表示。这样的教学安排,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步成长。

课程知识图谱-教师端

课程知识图谱-学生端

数据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白亚梅老师则通过“知识图谱”功能,为学生构建个人学习路径。“系统通过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章节测验、作业、考试、互动等),为其构建个人知识图谱。这张图谱清晰地标注出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熟练等级以及知识漏洞;同时,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所学课程的知识结构全貌,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前后置、关联关系,从而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框架,让学习更高效、更聚焦。”

智慧教学平台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界限,让师生互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建立起全天候的交流渠道。在哈尔滨华德学院,老师们通过平台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韩洋老师重点运用平台的“主题讨论”和“随堂练习”两大功能,使其成为师生思想互动最频繁的“主战场”。“思政教育不是单向灌输,而应是双向的奔赴。学生线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每一次困惑,都是宝贵的教育契机。”韩洋老师坚持“有问必回、有疑必解”,这样的“高频互动”,让很多同学从“被动听讲”变成了“主动参与”,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也更加筑牢了家国情怀。


《设计思维与表达》随堂练习设计图

在《设计思维与表达》课程中,艺术与传媒学院马晓红老师充分利用随堂练习的图片上传功能,引导学生实时展示设计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这种基于平台的即时互动机制,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成功推动了翻转课堂模式的落地,营造出教学相长、创意流动的良好氛围。

华德学子在2024年数学建模竞赛荣获国家级二等奖

通识教育学院数学教研室充分利用平台的分组任务、弹幕提问、实时投票等功能,将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转变为学生协作探究的互动场。在解决复杂建模问题时,教师通过平台发布分组任务,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协作学习。这种“分组协作+实时互动”的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提升了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在2024年的数学建模竞赛中,通识教育学院学生团队取得了国家二等奖1项、省级奖项4项的优异成绩,体现了互动教学向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

智慧教学平台不仅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更通过数据赋能教学决策与过程优化。



学生自主学习统计图

经济管理学院焦琦老师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中,基于预习数据反馈精准调整教学策略。“平台实时统计学生的预习进度,包括资源观看率、思考题提交率、错误率等数据,帮助我精准掌握学生知识盲区,据此调整课堂教学重点。”焦琦老师表示,这种基于数据的教学决策,实现了“教”与“学”的精准衔接,节省出的时间可用于课中深度互动与拓展。

汽车与建筑工程学院的高铃钰老师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实施“AI三阶激发”的个性化教学,课前为学生精准提供教学资源;课中运用刷脸签到、弹幕互动等技术,增强课堂互动性与沉浸感,提升注意力与参与度。课后基于AI动态预警和学情分析,实现因材施教。并建设标准化试题库,支持随机组卷、自动批阅与数据分析,大幅提升考核效率。

智慧教学平台的现代工程理念同样深度赋能于实践教学。“工匠锤”是学生理论落地实践的“第一课”,更是工匠精神的 “具象化载体”。其融入人体工学设计与多功能集成理念,成为集锤子、六角扳手、计数器、破阻器、扁头螺丝刀于一体的复合型工具,设计思维与实用价值广受认可。

工匠锤三维爆炸图

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孙立峰老师团队制造的“工匠锤”融合了数智化的教学改革理念,构建“基础 + 综合”双轨体系,数智化技术赋能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数字化建模、虚拟制造等技术的引入数控车削、铣削、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及 3D 打印激光打标机、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等高端设备,让学生直面现代制造业技术前沿。“改革的核心是‘让技能对接产业’,孙立峰老师表示,学生能够在“虚实结合” 的场景中掌握工艺规划、程序编写等核心能力,实现从 “会操作” 到 “懂设计” 的进阶。

哈尔滨华德学院以智慧教学平台为枢纽,构建起一个更加灵活、高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生态。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平台与教学的融合创新,筑牢立德树人的数字化基石,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注入新动能。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