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升学生语言表达与实践能力,数据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于2025年3月14日召开“课前五分钟演讲能力提升小组”专项工作会议。会议由数据科学与信息学院发展中心副主任、团总支书记藏成泽老师主持,58名专项小组成员参加此次会议。
“课前五分钟演讲能力提升专项小组”正式成立,藏成泽老师表示将采取系统化管理模式、标准化执行措施及规范化流程设计,全方位启动学生演讲能力培育工程并提出具体要求,确保课前五分钟演讲高效且有序开展。此次会议精心规划课前五分钟演讲四大模块,环环相扣,为学生成长注入强劲新活力!

一、【科学分组管理,阶梯式推进工作】
专项小组采用了“分批推进、灵活调整”的策略,首批挑选24名学生代表。其中,5人将于下周率先登场,进行引领性的主题分享,其他成员则同步肩负起课堂观察与指导的职责。自第五周起,第二批成员将融入这一行列,形成“老手携新手、接力前行”的合作模式,保障活动的持续有效开展。
二、【精细筹备,夯实能力提升基础】
成员需提前制作课前5分钟主题演讲PPT,示范演讲者须着正装并配合影像录制,以展现专业素养;查课人员需提前与班级负责人对接课程动态,确保检查工作有序进行。
三、【多维评价体系,规范考核标准】
考评从语言流畅度、PPT辅助效果、主题契合度等维度实施五级量化评分(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评价结果由辅导员与组织部双线存档。其中,“优秀”等级需满足“形象端庄、表达精准、内容充实、仪态得体”四项标准。
四、【科学分组管理,阶梯式推进工作】
专项小组依托智能化课表接龙系统实现查课排班高效管理,并通过全程记录示范演讲与查课影像,在学院微信公众号进行专题宣传,持续扩大活动影响力。

此次会议强化了学院“第二课堂”的育人效能,依托“以评促练、以查促学”的创新模式,将系统化培训与实战演练紧密结合,为学生构筑了一个既专业又规范的成长舞台。展望未来,数据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将不断优化教育体系,强化校园品牌建设,致力于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从而进一步彰显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并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增添更多创新色彩与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