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方面,高校毕业生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另一方面,企业却难以招到符合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如何破解这一结构性矛盾?哈尔滨华德学院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务实的育人模式,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 华德学子在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习就业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打造特色专业集群。作为黑龙江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哈尔滨华德学院积极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需要,以行业需求与职业标准为导向,动态调整专业设置。
学校紧密围绕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区域重点产业,开设了 新能源汽车工程、 机器人工程、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一批紧贴行业前沿的专业。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学校不断加强新文科建设,打破学科壁垒,帮助学生构建多元知识结构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破解“用工荒”痛点
对企业担心的应届毕业生“理论强、实践弱”问题,哈尔滨华德学院打造13个大型实践教学中心,涵盖203间实验室。模拟车间、教师工作室、学生创新实验室,教学设备总价值过亿。


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训体系,通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有效缩短了从校园到职场的距离
提升了就业竞争力。

△ 华德学子荣获2023年“职业达人”全俄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二等奖,是我国参赛选手在此次大赛中取得的最高名次


△ 华德学子在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二等奖

△ 华德学子在 “第一届支付宝小程序高校创新开发者大赛”中荣获全国三等奖2项

△ 学校阶梯教室的坐椅配件损坏而厂家已经停产,华德学子运用3D光学扫描逆向设计技术建立三维模型, 通过Pro/E、Moldflow有限元分析等工程软件 进行仿真与注塑模具总体设计,利用校内资源和设备共生产出了400件合格的替代零件,轻松解决学校的难题

△ 华德学子设计的“唾手可得——专注草莓的采摘助手”聚焦智慧农业,为农民减轻负担
学校坚持“能力本位”原则,通过教赛结合等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截至目前,华德学子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6150项,其中国际级103项, 国家级1915项,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许多毕业生因扎实的动手能力,被企业争相录用。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实现“毕业即就业”

△ 哈尔滨华德学院被授予“吉利汽车新能源人才培养基地”

△ 哈尔滨华德学院被授予“中软国际卓越人才基地”

△ 哈尔滨华德学院被授予“浙江宁波象山引才工作站”
哈尔滨华德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共建、订单培养”等育人模式。与中国航天科工、吉利汽车、宁德时代等1000余家名企深度合作。与昆山市、镇江市、西门子 等十家政企单位 共建产业学院。
△ 华德学子赴江苏昆山名企实习就业
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通过“3+1”“2+2”等灵活培养机制,学生在大四阶段即可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提前适应职场环境。

△ 华德学子在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实习就业

△ 华德学子在 斐乐服饰有限公司实习就业
全流程职业指导
助力学子高质量就业
哈尔滨华德学院以“让每一位学生获得职业成就和人生幸福”为使命,把高质量就业作为立校之本,深度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川渝四大就业中心。

△ 就业双选会

△ 世界500强名企 吉利集团来校招聘
学校每年举办百余场 就业双选会活动,提供名企优质岗位近万个。与此同时,学校分类型、分层次、分阶段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

△ 模拟招聘会

△ 名企校友讲坛

△ 简历制作大赛

△ 哈尔滨华德学院荣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优秀组织奖,华德学子荣获省赛金奖1项、铜奖3项
模拟招聘会、办公能力大赛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心理指导讲座
名企校友讲坛、面试技巧讲座等 一系列特色活动
构建了“认知-实践-提升”的闭环培养模式
帮助学生提前熟悉职场环境
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

△ 哈尔滨华德学院 荣获“2023年度昆山开发区政校企合作优秀院校突出贡献奖”

△ 哈尔滨华德学院 荣获“吉利汽车杰出贡献校企合作伙伴”
面对“就业难”与“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哈尔滨华德学院以产业需求为锚点,通过专业集群精准对接、实践能力深度锻造、校企协同无缝衔接等创新举措,同时破解企业的“人才焦虑”与学生的“就业困境”。 近三年,哈尔滨华德学院为航空航天、高铁、造船、汽车、重型装备等现代装备及智能制造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00余人。 2024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7%以上,成功实现平均每3名学生就有一名入职500强企业等高质量就业。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就业服务保障,让更多学子带着扎实本领自信走向职场,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