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千里路,以镜头为笔,见证山河气象
读万卷书,以创意为墨,实现理论新生
哈尔滨华德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同学们
在上海、苏州、杭州的实地考察中
将一路的所见、所思、所感
凝结为这场名为“域见·镜现”的视觉答卷
1.一场实践教学的成果检阅
10月17日
艺术与传媒学院传媒系
“域见・镜现”《专业考察》课程教学成果展
在图书馆二楼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展览共展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与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160张摄影作品
及6部优秀数字短片
展览创新采用NFC交互技术
观众可通过该技术与作品联动
直观感受数字背景下成果展的独特魅力

2.一场“行走的课堂”,一次文化的凝视
本次展览摄影作品主题多元
涵盖展馆陈列、传统建筑、人文景观等领域
从上海外滩的百年建筑韵律
到苏州湾数字艺术馆的传统纹样现代演绎
再到杭州六小龙科技中心里
科技产品的灵动细节与未来启示
镜头所及
皆是对地域文化的深度解读与当代诠释

展馆陈列 · 方寸之间的叙事艺术
在这里,镜头与光晕共舞
同学们以策展人的视角,重新解构空间
他们不仅记录展品的静默
更捕捉光影流转的节奏、物件陈设的韵律
与观者凝视的瞬间
无论是苏州湾数字艺术馆里传统纹样的数字新生
还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中装置与空间的对话
同学们在有限的方寸之间
构建出无限的美学叙事

摄影 | 梁江玲

摄影 | 梁江玲

摄影 | 梁江玲

摄影 | 王静妍

摄影 | 杨晓芸

摄影 | 杨晓芸

摄影 | 陆璇

摄影 | 陈维锋

摄影 | 武一博

摄影 | 李晶

摄影 | 王静妍
传统建筑·凝固时代的艺术诗篇
建筑是凝固的年轮
他们以光影为笔
勾勒上海外滩百年建筑的轮廓
以构图为韵
吟诵江南园林粉墙黛瓦的意境
在石材的肌理与飞檐的曲线之间
历史的风华被重新唤醒
这些作品不仅是建筑风貌的档案
更是对文化血脉如何在现代语境下
传承与延续的深刻追问

摄影 | 谢绍慧

摄影 | 杨晓芸

摄影 | 陆璇

摄影 | 陆璇

摄影 | 师可晴

摄影 | 师可晴

摄影 | 李恩奇

摄影 | 李恩奇

摄影 | 梁江玲

摄影 | 徐梓尧

摄影 | 师可晴

摄影 | 张羽恒

摄影 | 陆璇
更多优秀摄影作品及数字短片
同学们可前往图书馆二楼观看
3.心路映照,创作的独白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江昊同学分享
《专业考察》课程
不仅淬炼了我的专业摄影技术
更让我明白,我们未来要做的
正是用数字媒介去守护和活化文化基因
张红松院长表示
《专业考察》课程不仅为学生搭建
“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质平台,夯实专业根基
更紧扣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定位
将专业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为打造符合传媒行业发展需求的
优质人才培养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域见・镜现”《专业考察》课程教学成果展,既是传媒系实践教学的一次成果检验,也是艺术与传媒学院推进“数字艺术+影视文化”融合的具体实践。未来,艺术与传媒学院将继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让更多学子在行走中观察生活、在实践中成锤炼技艺、在创作中传承文化,培养更多“有技能、有思想、有情怀”的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