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长贺|从青涩新生到团队领袖,看他如何在世界500强名企刷新最快晋升纪录

发布时间:2025-05-06 点击:

在哈尔滨华德学院,每年毕业季都有大批毕业生怀揣梦想走向世界名企,董长贺便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董长贺是哈尔滨华德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的2015届毕业生,现在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中心支公司担任管理层干部。2015年,他以黑龙江省第二名、哈尔滨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入职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平安。他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基层员工到管理干部的华丽蜕变,成为业内广为传颂的“华德速度”典范。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位杰出校友,聆听他在华德的成长故事与职场奋斗历程。

1.校园积淀,从青涩新生到职场精英

“没有华德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董长贺发自肺腑地感慨道。2011年9月,他独自背着书包、拖着行李从家乡来到哈尔滨华德学院,那时的他或许未曾想到,四年的大学生活会如此深刻地塑造他的未来。

初入校园时,董长贺并不擅长应对面试、演讲等场合。“我记得大一时参加学生会面试,紧张得吞吞吐吐,脑子一片空白,连自我介绍都说得磕磕绊绊。”他笑着回忆道。为了提升自己,他积极参与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加入了学生会纪检生活部,从最基础的查寝、卫生检查做起,一步步从委员晋升为部长,再到学生会副主席。“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清晰准确地表达观点,也锻炼了耐心和责任感。”

△ 董长贺在哈尔滨华德学院

让董长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学校的“课前五分钟演讲”——哈尔滨华德学院十二大校园文化品牌之一。他坦言起初并不适应,甚至觉得“尴尬”,但坚持下来后,发现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有了质的飞跃。“现在公司开会,很多人讲话东一句西一句,缺乏条理,但华德的学生往往能清晰表达观点,这就是‘五分钟演讲’的功劳。”

在学业方面,董长贺同样毫不松懈。四年间,他的平均分高达92分,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奖学金,并荣获黑龙江省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实现了荣誉“大满贯”。“大学期间的收获实在是太多了”董长贺感慨道,“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在专业上取得优异成绩,更培养了我终身受用的综合能力。”

2.职场跃升,从一线岗位到“破纪录”管理者

2015年毕业季,董长贺迎来人生重要转折。他依托学校的校企合作资源,进入中国平安实习,并参加了黑龙江分公司的特招考试。当年的招聘50名候选人经过层层考核,最终只有不到10人留下,而董长贺以黑龙江省第二、哈尔滨第一的成绩脱颖而出。

“中国平安作为世界500强名企和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保险集团,它的理论考试和面试都特别严格,当时我们和很多名校毕业生一起竞聘,有2名华德毕业生成功留下。”董长贺表示,除了专业知识,公司更看重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和职业素养,这些恰恰是华德学子的优势所在。

入职后,董长贺身上那种华德学子特有的“实干基因”很快显现出来。当其他新人还在按部就班地完成分内工作时,他已经开始用系统化思维重构工作流程并主动整理出常见案例的处理流程,制作成可视化图表供团队参考。“这不是我的本职工作,但华德教会我们要有主人翁意识。”这种主动精神让他在同期新人中迅速崭露头角。

三年时间,董长贺完成从一线岗位到业务经理的跃升,创下分公司最快晋升纪录。如今,他带领的28人团队,负责车险理赔与销售两大核心业务,多次创下公司业绩纪录。谈及这十年间创下的种种“战绩”,董长贺笑着说,“执行力强、适应力快是华德毕业生共同的特点。我曾进行过统计,华德校友在中国平安工作的至少有60人以上,其中超过60%已晋升至管理岗,更有佼佼者担任分公司一把手,我们的执行力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可。”谈及华德学子的职场竞争力,董长贺总结为三点:第一是踏实肯干,第二是表达能力强,第三是情商在线。他建议学弟学妹们,积极参与校园活动、积累实战经验、提早规划职业路径,为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

从哈尔滨华德学院到世界500强名企,董长贺用他的成长故事诠释了“应用型人才”的养成之路。站在新的职业高度,董长贺的目光已投向更远的地方,他计划带领团队实现业务智能化升级,同时培养更多年轻骨干,让“华德速度”在更多领域得到验证。而他的故事,也正在激励着更多华德学子勇敢追梦,在世界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回到顶部